让养老服务落地生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

日期:2019/6/14 浏览:58343 复制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社区养老和家政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措施,决定对养老、托幼、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加大税费优惠政策支持。

  会议确定了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四项措施:一是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有效供给。二是放宽准入,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三是按规定以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大范围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扩大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这方面培养规模,加快建设素质优良的专业队伍。四是优化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支出结构,相关资金更多用于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整合高龄津贴、护理补贴等,集中补贴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费用。

  事实上,今年以来,我国从政府层面已经多次就养老问题进行发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4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给予税费减免扶持政策,同时要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不断加剧,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养老机构成为老年人社会化养老的重要方式。为引导养老机构发挥专业力量、提升养老服务质量,7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将开始实施。有专家认为,虽然该标准只是一个推荐性的标准但从部门监管角度是非常重要的行业监管手段,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养老机构发展不平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

  从各地区看,我国各地都在力争补足养老服务短板。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两天后,山西省民政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卫健委就联合出台了《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行动计划(2019-2021)》(以下简称《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破解山西省农村养老发展难题,补足山西省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计划》提出未来三年山西省农村养老服务“三个目标”,即,养老体系健全完善、运营机制灵活多样、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为了实现以上“三个目标”,《计划》提出未来三年山西省农村养老服务要着力做好实施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示范工程、实施区域性养老集中供养工程、实施敬老院提质升级工程、实施农村经济困难老年人两项补贴提标工程等12项重点任务。

  江苏省民政厅612日同样传出养老利好消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下达江苏省2019年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中央预算内投资1.91亿元,用于支持江苏省养老服务骨干网、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体系化养老服务等18个项目建设,覆盖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等5个设区市。据了解,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围绕“政府支持、社会运营、合理定价”,国家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和引导城市政府系统规划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城市政府通过提供土地、规划、融资、财税、医养结合、人才等一揽子的政策支持包,企业按约定承担公益,提供普惠性养老服务包。

  为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合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的民政部门612日在上海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促进区域养老资源共享,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接下来,四省市还将统筹规划区域养老产业布局,制定区域内产业资本和品牌的市场指引,推进养老产业发展。尤其是在长三角区域内促进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机构的孵化。

  记者认为,针对当前我国老龄化加剧现象,亟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化养老体系,根据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加强分类服务,形成以居家为基础,同时,以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养老驿站为补充,注重医养结合。一方面,应鼓励养老企业探索发展新模式,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外资准入,精简行政审批环节,优化市场环境,实现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新跨越。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引导资本进入养老服务的供应、基础设施建设、老龄产业投融资等领域,并注重引导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使“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落地生根。此外,还应加强养老服务的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方面的制定和保障作用。

  加快普惠养老行动,造福城乡职工居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社区养老和家政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措施,决定对养老、托幼、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加大税费优惠政策支持。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又一次专题讨论养老问题,足以看出日益严峻的中国养老问题,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重点研究的社会问题。

  这次会议,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应对措施:一是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有效供给;二是放宽准入,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三是按规定以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大范围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扩大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这方面培养规模,加快建设素质优良的专业队伍;四是优化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支出结构,相关资金更多用于支持社区养老服务。

  我认为,自1982年提出中国老龄化以来,2013年进入中国“养老元年”,到今天把“积极应对老龄化”作为基本国策,需要我们从如下维度进行思考。

  一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和人口结构变化决定了我们养老方式的转变。截至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接近60%,而世界发达国家基本超过80%,日本则高达90%以上,未来20年,中国城镇化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对照中国的老龄化水平,意味着未来中国养老模式将以城市养老为主。同样,中国步发达国家后尘的低生育率,造成的中国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失独老人、留守老人现象产生的危机,对养老问题的解决也至关重要。日本JICA(日本协力机构)曾经有篇研究报告的题目叫《日本的现在就是中国的未来》,以大量的调研,描述了日本乡村养老项目的荒废与凋落,鉴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老龄化率与日本在趋势曲线上高度一致,我们不得不思考美国太阳城养老模式是否在中国可持续,远离城市的养老院是否可持续。未来的养老模式将经历郊区集中养老到城市社区分散式养老的转变。

  二是为城乡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产品,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与落实。中国目前养老院(特别护理老人院除外),普遍存在着自理老人入住率高、失能老人入住率低的诟病,一方面是因为长期照护支付体系没有建立,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能够提供的护理服务与入住人员的期望值有很大差距。随着国内日益增高的消费水平和意愿,丰富的养老产品提供、养老服务内容与质量的提升,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目标。康复辅具产品的引进与自主研发、高端康复护理人才的培训、高标准的星级养老院的打造,无一不是我们做养老事业人的奋斗目标。

  三是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是中国养老问题解决的必有之路。2019222日,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卫健委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中央预算内补助等方式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这个内容,不再停留在口号式中国养老问题解决之道上,而把大力发展小规模多功能的社区嵌入式养老设施提到了实施层面,不仅有想法,更有做法,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一切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经过几个月以来的实践,部分参与城市与企业均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最后,作为首批参与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行动的唯一央企,中国健康养老集团将做好普惠养老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努力打造优秀的养老事业国家队,在普惠养老床位投资、适老化环境标准的制定、高端护理人才培训体系建立等方面。为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行业资讯

申请试用和报价


截止目前已有人成功提交!




电话咨询 申请试用和报价
      快速联系
    手机验证 ×
    短信验证码已经发送至
    您可以拨打:13151714666或微信快速联系我们! ×


    手机扫一扫即可拨打电话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